乐亭皮影戏,俗称“乐亭影”。历史悠久,流布区域宽广,是中国皮影戏的一个主要剧种。乐亭影是一种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、民间舞蹈、民间说唱等综合性的民族戏曲表演艺术,在音乐、念白、雕刻、操纵等方面,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,是中国影戏园中一株瑰丽的奇葩。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。自金代到清初六百多年间,乐亭影逐渐发展成熟。外地人把乐亭话叫“呔”话,因此人们又把乐亭影叫做“老呔影”,乐亭影影人和场景是用驴皮刻制的,人们又叫它“驴皮影”。乐亭皮影唱白以乐亭话为标准,虽有地域关系,但有成就的艺人都说一口纯正的乐亭话。
乐亭皮影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其所用影人和场景以驴皮为片基,经过设计、清样、雕刻、压平、罩油、晾干、装订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。各行当脸谱脱胎于庙宇神像,造型各异,栩栩如生。从汉代(公元前200年)就形成了乐亭影戏的胚芽。到了唐代(公元618年),在寺院俗讲和民间说唱艺术变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皮影戏。乐亭皮影形成于金代,发展于明清,盛行于明末民初。乐亭皮影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行当齐全,以乐亭方言俚歌为基本音律,唱腔委婉细腻、优美丰富,板式变化灵活,每一行当都有一套独立的唱腔,是中国皮影戏的一个主要剧种。
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《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》,唐山乐亭皮影榜上有名,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而且是当年唐山市的唯一项目。至此,唐山市乐亭县已有乐亭大鼓、乐亭地秧歌、乐亭皮影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,几乎占据全市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“半壁江山”,位列各县(市)区之首。
皮影艺人在表演
乐亭皮影戏亮相西非贝宁校园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