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89年,清朝晚期。
朝廷没落,兵戈抢攘。
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,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,
让华夏大地在满目疮痍中几近沉沦,
中国人民在灾难深重中啼饥号寒。
这一年的10月29日,
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一座农家院的东厢房,
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。
这个乳名取做“憨头”的孩子,
长大后有了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声振寰宇的名字——李大钊。
造化弄人,命运多舛的“憨头”是遗腹子,
襁褓中又失去母亲,
由垂老之祖父李如珍悉心教养。
祖父将他视为百亩良田的一棵独苗,
生活上严谨要求,学业上耐心启蒙,处世上言传身教,
处处培养他自立自强的品性。
李如珍曾是赴东北做买卖的“呔商”,
清朝后期,乐亭十万呔商闯关东,
创造了“东北三个省,无商不乐亭”的经营奇迹,
呔商身上蕴藏的眼界通达、不畏艰险、敢为人先的精神,
给了幼年李大钊很深的影响,
塑造了他日后胸怀天下、开拓进取的品格和志向。
1895年,6岁的李大钊进入本村谷家私塾,师从秀才单子鳌。
一个偶然的机会,时年9岁的他从单先生那里看到介绍西方富国强兵的书籍《重译富国策》,
当即爱不释手、奉若珍宝,借回家里仔细研习。
在老宅庭院里亲手栽下的丁香树旁,他反复诵读;
在炕头小方桌上昏黄的煤油灯下,他提笔抄录。
幼小的心灵里,已经埋下“忧国之所忧、哀民之所哀”的种子。
此后,李大钊又先后求学于本县的张家学馆和宋家学馆,
师从“增广生”赵辉斗和取得“国子监忧贡”资格的黄宝林。
敏而好学、勤奋刻苦、品质高洁、乐于助人的李大钊深受两位塾师激赏,
成为同学们学业和人格上的楷模。
在研习儒学经典、打下深厚传统文化基础的同时,小小年纪的李大钊,
表现出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异乎寻常的关切。
他对太平天国运动、甲午战争、戊戌变法、义和团运动、《辛丑条约》等历史事件十分关注,
对清政府腐朽没落的统治极其痛恨,
挽救“神州陆沉”、立志“再造中华”的理想顽强生长。
1905年,李大钊以优异成绩进入“新学”永平府中学堂,
在延续经史等传统学业的基础上,
开始接触各类西方文化知识和发展理念,
随着学识日进,救亡图存的志向愈加明朗。
1907年,“感于国势之危迫,急思深研政理,求得挽救民族、振奋国群之良策”的18岁青年李大钊,
于正在招生的北洋军医学校、长芦银行专修所、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等三所学校中,
选择考取了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。
择校原因,正如他在《狱中自述》中表达的那样:
“军医非我所喜,理财致个人之富亦违我素志,故皆决然弃之而入法政。”
怀揣“政治救国”理想的李大钊,
自此踏上寻求救国救民真理、开辟革命新天地的征程,
以信念和实践,
筑起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。
在家乡读私塾期间,受当时早婚习俗影响、更由于李家家境所需,
李大钊和年长6岁的本村姑娘赵纫兰完婚。
淳朴善良、深明大义的赵纫兰嫁到李家后,
一力承担起侍奉老人、料理家务、照顾丈夫并激励他发奋读书的重担。
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农家女子,
她以独有的远见支持丈夫报考新式学堂甚至留洋日本,
在家境拮据的状况下典当挪借全力帮助他完成学业。
在此后李大钊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,
也时时闪烁着赵纫兰夫唱妇随、鼎力扶持的身影。
这对相濡以沫28年的夫妻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,
亦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。
18年故土情浓。
家乡的老宅、古井、大槐树,滦河、渤海、五峰山,
哺育、相伴着李大钊的成长,
让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、对这个国家爱得深沉。
家乡务实坚忍、雅书重教、急公好义的民风,
赋予他开阔的眼界、雄健的理想和宏伟的志向,
最终成为一位开天辟地的革命者。
他的伟大精神、高尚人格和不朽业绩,
如日月经天、江河行地,
在故乡大地上赓续传承。
英雄的故事荡气回肠,
先驱的精神代代弘扬。
继承先烈遗志,
告慰先烈英魂,
新时代,吾辈少年当自强!
|